目录
第六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2018于4月9号在深圳盛大开幕。紫光集团在展会上以“从芯到云 紫光芯 强国梦”为主题,全线展出了“从芯到云”的全产业链关键产品与方案。
4月8号赵伟国辞职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迅速引起圈内人士的关注。此次活动紫光董事长赵伟国也来到现场进行开场演讲,开场就表示:“谢谢工信部给我一个证明自己没有失联的机会。”
世界是平的吗?商业是平的吗?贸易、技术是平的吗?显然都不是平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要发展自己科技实力的重要原因。赵伟国在现场风趣地感谢特朗普将紫光列入301拟征税名单。此外,赵伟国先生还从“紫光集团的发展定位路径”、“如何发展中国的芯片产业”、“在芯片产业上紫光是如何做到的”、“紫光的长期策略”、“紫光在云领域的布局”等几个方面做了分享。
紫光集团的发展定位路径
一个定位:世界级的高科技产业集团(从芯到云)、紫光的使命、重科技、使命决定定位。
两份路径:自主创新加国际合作,以国际合作加速自主创新
三个结合:企业战略与国家战略相结合,科技产业与商业现实结合,本土雄心与跨国经营相结合
如何发展中国的芯片产业
1、为什么以前中国的芯片产业发展不起来,三大原因:资本、人才、机制
2、为什么现在中国的芯片产业有可能发展起来,三大纵深:市场、资本、人才(企业家精神,有点儿自吹嫌疑)
3、芯片产业的六大环节:软件(EDA工具)、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
4、目前应重点突破的环节:设计、制造,目前设计尚可,制造偏弱
5、芯片制造的特点:资本密集型(IST三巨头)、人才密集、技术密集、不可替代、全球竞争
6、紫光计划10年内在芯片制造领域投资超1000亿美元,目前已经筹资1800亿人民币(差距还很大哦)
7、紫光正在和重庆政府、国家大基金发起紫光国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公司),注册资本1000亿人民币,注册地重庆。希望通过1000亿公司合计筹资1900亿。
8、总计3700亿,足够五年弹药。
在芯片产业上紫光是如何做到的
赵伟国指出,紫光在十年要筹资 1,000 亿美元,现在武汉的长江存储基地所需的 800 亿人民币已经到位,武汉的 12 寸晶圆厂 4 月 11 日已经开始基本安装,今年小规模量产,明年会进入 128Gb 技术研发,涵盖研发、设备等投资超过 800 亿人民币。
紫光在芯产业布局的另外两大基地成都、南京等,各自会再投入 500 亿元,日前紫光也正和重庆市政府、大基金等成立注册资本 1,000 亿元的公司,希望通过 1,000 亿元筹资 1,900 亿元,目标是五年备妥 3,700 亿元的弹药。
他强调,做芯片要有“板凳坐十年冷”的决心,看看台积电、三星每年投资 100 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就知道要上牌桌打牌,没有个一年百亿美元是不能上台面的。
紫光的长期策略
1、大集团,小公司,精兵简政,一切为了前线(赵伟国还开玩笑的说,只要有业务,我可以和门卫去谈,我就是紫光的第一销售助理)
2、学先进、走正道,和巨人通行,恪守原则,或许会失去短期的机会,但会带来长期的安全
3、业务策略:鉴定信念,解放思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谨慎操作,快速行动
4、人才策略:求贤若渴,重金揽才;小过不罚,大过才罚,正向激励,负向淘汰;有功必奖,大功大奖,开疆破土者,裂图相封;有一技之长者,有工作热情者,皆可用之
5、企业文化:业绩说话,不许黑公司,简单的人际关系
6、以中国要素,整合全球资源,坚持四化:人才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研发全球化,市场全球化
紫光在云领域的布局
1、移动互联、互联网和云服务是存储芯片增长最为迅速的领域
2、紫光H3C在计算、交换、存储、安全领域具有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地位;紫光3C在政务云、行业云工业
3、云领域具有领先优势,是中国酥有云的领导者:;紫光H3H和紫光软件服务百行百业,熟悉百行百业
4、紫光是国内唯一可以提供从产品从产品到咨询、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全产业链的云网服务企业。
赵伟国还强调紫光重要的是打造产业生态。旗下紫光展锐、长江存储、新华三等公司,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形成存储器产业生态。
紫光制定芯到云战略布局,目前网络,计算,存储系统,云服务等占紫光集团营收超过三分之二。 移动互联、互联网和云服务是存储芯片增长最为迅速的领域。紫光H3C在政务云、行业云、工业云领域具有领先优势,是中国私有云的领导者。2018年上半年推动公有云服务,总投资120亿元亿币,聚焦TO B云服务。紫光是国内唯一可以提供从产品到咨询、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全产业链的云网服务企业。
当然除了以上的主题分享之外,值得大家关注的是紫光集团旗下长江存储研发的国内第一颗32层三维NAND闪存芯片,荣获本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金奖。
这颗由1000人团队历时2年,耗资10亿美元研发成功的芯片,将于今年内在武汉长江存储基地实现量产,据业内人士透露,紫光集团旗下的长江存储将于4月12日在武汉记忆体厂举行装机,正式启动建置中国大陆首条3D NAND Flash 生产线,初步规划到今年年底产能5,000片,但这却是大陆发展自主3D NAND Flash 产业一项重要里程碑,市场正密切注意长江存储明年增产进度,预料明年对市场将会带来较大冲击。
半导体设备从业者表示,紫光首批装机的,仍以外商为主,包括美商应材、东京威力、科林研发、艾司摩尔等,都是首批进驻的半导体设备厂。
本文由SSD 社区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原文参考地址:
-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3077303
-
http://www.dostor.com/p/49444.html
-
http://www.esmchina.com/news/article/201804091907
扩展阅读
Memblaze PBlaze5 NVMe SSD评测(含固件升级评测对比)
三星电子斥资70亿美元投资西安二号线,产能将超过总和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