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2026 年,中国将消耗 21% 的国内芯片产量 首页>>企业存储>>正文 0 0 405 22年6月9日 2b 取消关注 关注 私信 目录参考 IC Insights报道称,中国距离半导体自给自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到 2026 年中国的芯片产量将占其国内 IC 市场的 21.2%,但三星、SK 海力士和台积电等外国公司预计将在此期间占中国 IC 产量的 50% 以上。中国政府在“十四五”规划中将发展半导体产业列为国家优先事项,并计划到 2025 年将 70% 的芯片在中国制造。IC Insights 将中国的 IC 市场与中国本土的 IC 生产区分开来。尽管中国自 2005 年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消费国,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中国的 IC 产量会立即大幅增加——如果有的话。到 2021 年,中国的 IC 产量占其 1865 亿美元 IC 市场的 16.7%,高于 10 年前 2011 年的 12.7%。IC Insights 预测,这一份额将比 2021 年增加 4.5 个百分点,到 2026 年达到 21.2%(增加 0.9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的收益)。在中国去年生产的价值 312 亿美元的 IC 中,国内公司生产了 123 亿美元(39.4%),仅占中国 1865 亿美元 IC 市场的 6.6%。台积电、SK 海力士、三星、英特尔、联电和其他在中国拥有 IC 晶圆厂的外国公司生产了其余部分。IC Insights 估计,在中国公司制造的 123 亿美元 IC 中,约 27 亿美元来自 IDM,96 亿美元来自中芯国际等纯代工厂。资料来源:IC Insights如果中国的 IC 制造业在 2026 年增长到 582 亿美元,正如 IC Insights 预测的那样,中国的 IC 生产仍将仅占 2026 年全球 IC 市场总额 7177 亿美元的 8.1%。即使在为一些中国生产商的 IC 销售额增加了显著加成之后(许多中国 IC 生产商是代工厂,他们将其 IC 销售给将这些产品转售给电子系统生产商的公司),中国的 IC 生产仍可能占到 2026 年,仅占全球 IC 市场的 10% 左右。自两年前出现全球芯片短缺以来,美国和欧盟也优先考虑在岸半导体制造和更本地化的供应链。美国立法将向芯片制造商提供 520 亿美元的资金来扩大产量。欧盟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宣布了一项新的《欧洲芯片法案》,该法案将在 2030 年之前实现 150 亿欧元(171.1 亿美元)的额外公共和私人投资。这是在此前 300 亿欧元公共投资的基础上被指定用途进行的。全球芯片行业在半导体材料和封装等服务方面仍然严重依赖亚太地区。中国是广泛用于电子产品的稀土矿物的最大生产国。任何地区的半导体自给自足都需要的不仅仅是晶圆厂。参考 https://epsnews.com/2022/05/19/china-to-consume-21-of-its-domestic-chip-output-by-2026/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